童婚现象遍布各大洲、语言、宗教和阶层。在印度,女孩们通常会被许配给比自己年长四、五岁的男孩;而在也门、阿富汗等高早婚率的国家,丈夫可能是年轻男子或中年鳏夫,甚至是先强奸再把受害者纳作妻子的诱拐犯——埃塞俄比亚某些地区便是这种风俗。有些婚姻充当商业交易:用8岁的新娘清债,奉上12岁的处女表亲化解家族纠纷等。这些事迹一旦在公众面前曝光,便跃上遥远国度的报刊标题,成为醒目且引发公愤的新闻素材。2008年,10岁的也门女孩诺珠· 阿里只身一人来到城里的法院,申请与自己三十多岁的丈夫离婚,这段婚姻是父亲强制为她操办。该事登上世界各地报刊头条,最近还催生一部书——《我叫诺珠,10岁,离异》,该书已译成30种语言。
但在一些社会中,父母包办婚姻已是惯例,因此想要让人们认识到这些女孩遭受的不公正待遇要困难得多。由于受到婚姻的阻碍,再加上农村教育系统的限制,女孩们接受教育的时间大大缩短,通常只能在就近的学校念到五年级,在此之后,就得每天挤在男人堆中乘公共汽车去城里。中学位于公车终点站,可能没有私密的室内盥洗间,好让青春期的女孩清洁身体。而且上学需要花钱,务实的家庭必定小心翼翼看护钱财,以便留给儿子,因为男丁具有更直接的回报价值。在印度,按照长久以来的传统,新嫁娘会离开家与丈夫家人同住,因此印地语中把仍住在自己父母家的女儿称作“外财”,字面意思是“别人家的财产”。
“我一看见他就躲,我不想见到他。”塔哈妮(左一)回忆起她初嫁给马吉德的日子,那时她6岁,他25岁。照片里,现年8岁的娃娃新娘与以前的同班同学、同为童妻的加达一起,在家乡哈杰省合影留念。
还有一个原因是:年轻女性具有自己选择伴侣的权利(应当以爱情与个人意愿为出发点,自主挑选结婚对象与居住地),这种想法在世界有些地区仍被视为谬误的愚蠢念头。如今在印度大部分地区,多数婚姻仍是父母包办。人们把婚姻视为两个家庭的结合,而不仅仅是男女二人之间的连理,需要经过诸多长者谨慎协商,而不是由着年轻人追逐内心短暂易逝的冲动。
在一些极端贫困的村落里,失去贞操的少女被视为不洁,无人愿娶,而且世世代代的祖先都是遵照这种传统行事,因此那些最为敬业的反童婚工作者也常踌躇不决,不知该如何向女孩家人启齿。来自新德里的卫生专员斯里拉·达斯· 古普塔曾效力于国际妇女研究中心,该中心是几家积极抵制早婚的国际性非营利组织之一。古普塔说:“一个女孩的父亲沮丧地对我们的工作人员说,‘如果我同意让女儿晚婚,你们能负责保护她吗?’工作人员回来以后说,‘万一女孩14岁时遭强暴,我该怎么向她父亲交代?’对于这类问题,我们找不到答案。”
初夏里,我与即将成为年幼新娘的女孩们相处已有数周时间,这一天,我听说了老鼠和大象的故事。当时我身处也门西部,坐在一辆小汽车的后座上,与一个名叫穆罕默德的男人同行,他提出带我们前往几公里外的一个村子。“这个村子里发生的事让我很气愤,”他说,“村里有个女孩,叫阿伊莎。”先知穆罕默德最小的妻子也叫阿伊莎,但我们的穆罕默德此刻兴趣不在这里。他非常愤怒。“她只有10岁,”他说,“个头小得很,她嫁的那个男人已经50岁了,挺着个大肚子,就像这样。”他用手比划出腰身宽阔的样子。“就像是老鼠嫁给了大象。”
穆罕默德向我们描述了“换婚”的习俗:两名男子通过交换女性亲属的方式纳妻。“这两个男人互相娶了对方的女儿,”穆罕默德说,“如果夫妻二人年纪相当,我想就不会有人报道这事了。但女孩子不应该在9岁或者10岁的时候结婚,15或16岁还差不多。”
【重要声明】:新安热线刊载此文仅为提供更多信息方便网民阅读目的,并不代表新安热线同意文章的说法或描述,也不构成任何建议,对本文有任何异议,请联系我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