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节是我国一个古老的节日,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,如何过庆贺这个节日,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,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,有许多还相传至今。
我和爸爸妈妈每年的春节都回安徽农村老家过年,所以就对安徽农村的过年习俗进行了网络大搜集,再加上自己的亲身体验,对春节习俗有了全面的了解。
腊八粥
"吃了腊八饭,就把年货办……"腊八指的是农历十二月初八(古时候称农历十二月为腊月)。腊八粥的传统做法是先将大麦米、白云豆、赤豆、绿豆等捡好洗净,煮成半熟,然后放进稻米、小米、黄米,再用文火熬,是粥稀稠适中,吃时加糖,并拌以预先煮熟的红枣、栗子等。也有一些地方是用大米和青菜一起煮的,再放点盐。
这个节日是全国性质的,是过新年的开始,我们要了解并有耐心遵循这些传统的做法来熬粥,我妈妈也有熬腊八粥的习惯。
祭灶
腊月二十三,是祭灶的日子。
祭灶是一项在我国民间影响很大、流传极广的习俗。在广大安徽农村,差不多家家灶间都设有"灶王爷"神位。传说他是玉皇大帝封的"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",负责管理各家的灶火,被作为一家的保护神而受到崇拜。灶王龛大都设在灶房的北面或东面,中间供上灶王爷的神像。没有灶王龛的人家,多数将神像直接贴在灶房的墙上。有的神像只画灶王爷一人,有的则有男女两人,女神被称为"灶王奶奶"。这大概是模仿人间夫妇的形象。灶王爷像上大都还印有这一年的日历,上书"东厨司命主"、"人间监察神"、"一家之主"等文字,以表明灶神的地位。两旁贴上"上天言好事,下界保平安"的对联,以保佑全家老小的平安。
奶奶会在这也天做上许多送灶耙耙(我们安徽的地方小吃,奶奶说只有这一天做的才更好吃),使用一种糯米面当皮,陷是有雪里红、肉丁、和香干丝做成的,非常的好吃,因为腊月二十三我们还在济南,所以每年奶奶都会给我和爸爸妈妈留上一些,奶奶说吃了粑粑,就长了一岁,我每年吃粑粑后长大了一岁。
扫尘
腊月二十四,是扫尘日。
“腊月二十四,掸尘扫房子”,据《吕氏春秋》记载,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。按民间的说法:因“尘”与“陈”谐音,新春扫尘有“除陈布新”的涵义,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、晦气统统扫出门。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。每逢春节来临,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,清洗各种器具,拆洗被褥窗帘,洒扫六闾庭院,掸拂尘垢蛛网,疏浚明渠暗沟。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、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。
这个习俗也是全国性质的,过新年了,大家都会把家里收拾的干干净净的,奶奶会在这一天把家里的家居、衣服都清洗干净。
换年新
做件"换年新",可能是以前的小孩过年最盼望的事。每年过春节,奶奶都要妈妈给我准备好一套新衣服,新衣新貌新鞋子。
尽管现在买件新衣服是件很平常的事,穿新衣已不再需要等到过年时,而是随时都可以买,但是,奶奶依旧保留这个习俗,奶奶家我觉着非常喜欢以前过年的习俗,就包括一些小吃的,每样都有一个小故事似的。
爷爷说希望我以后也能保持下来,保留我们祖国的传统文化。
包饺子
民间春节吃饺子的习俗在明清时已有相当盛行。饺子一般要在年三十晚上12点以前包好,待到半夜子时吃,这时正是农历正月初一的伊始,吃饺子取"更岁交子"之意,"子"为"子时",交与"饺"谐音,有"喜庆团圆"和"吉祥如意"的意思。
年吃饺子有很多传说,一说是为了纪念盘古氏开天辟地,结束了混状态,二是取其与"浑囤"的谐音,意为"粮食满囤"。另外,民间还流传吃饺子的民俗语与女娲造人有关。女娲抟土造成人时,由于天寒地冻,黄土人的耳朵很容易冻掉,为了使耳朵能固定不掉,女娲在人的耳朵上扎一个小眼,用细线把耳朵拴住,线的另一端放在黄土人的嘴里咬着,这样才算把耳朵做好。老百姓为了纪念女娲的功绩,就包起饺子来,用面捏成人耳朵的形状,内包有馅(线),用嘴咬吃。
饺子成为春节不可缺少的节目食品,究其原因:一是饺子形如元宝。人们在春节吃饺子取"招财进宝"之音,二是饺子有馅,便于人们把各种吉祥的东西包到馅里,以寄托人们对新的一年的祈望。饺子形似元宝,有招财进宝之意;饺子是"更岁交子"的谐音,预示着新的一年到来。
我最喜欢吃奶奶包的荠菜水饺,加上有老鸡汤煮,那个鲜美,你就充分的发挥你的想象力吧!
贴春联
春联也叫门对、春贴、对联、对子、桃符等,它以工整、对偶、简洁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,抒发美好愿望,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。每逢春节,无论城市还是农村,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,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。这一习俗起于宋代,在明代开始盛行,到了清代,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,梁章矩编写的春联专著《槛联丛话》对楹联的起源及各类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论述。
春联的内容各式各样,但是都是有美好寓意的,这个工作每年也成了我和爸爸的专利工作。黏贴的位置是大门和内门。
贴倒福字
【重要声明】:新安热线刊载此文仅为提供更多信息方便网民阅读目的,并不代表新安热线同意文章的说法或描述,也不构成任何建议,对本文有任何异议,请联系我们。
上一篇:《江淮文史》2011年06期